教育教学
法学院赴二连浩特口岸开展专题调研
10月10日至11日,法学院副院长胡玉荣教授带队的调研组一行4人前往二连浩特口岸,就内蒙古“向北开放桥头堡”法治保障项目和大学生“中蒙法务官”创新训练项目开展专题调研。诉讼法教研室主任王海锋副教授、2022级法学2班的史科、杨康同学作为大学生创新训练成员代表参与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调研了外贸企业和口岸商铺,走访了二连浩特市外事办、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二连浩特市人民政府商务局、贸促会、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开展集中座谈,在公路旅检口岸和互贸区进行了现场采访,如何为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供全面有效的法治保障、如何加强中蒙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了解和调研。
在二连浩特市外事办,孟克主任和包海峰副主任(科长),详细介绍了二连市推进桥头堡建设的各项举措、亮点和难点问题,并与胡玉荣教授和王海锋副教授就对中蒙贸易集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涉外劳务纠纷、涉外法律服务保障等问题深入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在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调研组实地参观之后双方就涉外审判及涉外法治人才培育工作进行座谈,法院院长格日勒图主持座谈会。法院各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在涉外审判、民商事案件审判、优化营商环境、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重点介绍在多元纠纷化解等方面的司法改革创新工作。胡玉荣重点就涉外案件审理以及多元纠纷化解方面采集了案例和数据,并表示二连法院在涉外案件审理和审判中,有着较为突出的经验亮点,对于学校开展涉外课题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和参考。座谈会中双方就进一步畅通合作渠道,创新涉外人才培养工作方式方法,共同搭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平台达成了一致意见。
二连浩特市政府专题座谈会,由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马东方主持,市政府商务局、贸促会、司法局等部门参加座谈。参会的政府各部门人员,分别依据口岸工作实际,分析了涉外法律服务保障中“涉外案件送达难执行难”“涉外法律翻译和服务人才短缺”“部分涉外劳务人员法制意识淡薄”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加强口岸法治联动宣传、拓宽双边法律服务渠道、完善中蒙两国法学高校交流合作机制、推进高校法学人才联合培养等建设性意见建议。并对“中蒙法务官”这一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表示欢迎和支持。胡玉荣表示:二连政府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健全并完善“三调联动”的大调解机制等涉外法治建设方面亮点突出,具有创新性和推广宣传价值,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将以获批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为契机,加强中蒙涉外法治研究,积极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加强与口岸各部门的交流合作,共同拓宽对桥头堡建设工作思路。
最后,调研组前往二连浩特公路旅客口岸、跨境互贸区、蒙古国商城地,通过采访现场人员、实地参观等方式,了解采集了目前中蒙边境贸易发展、人员往来等实际情况,为后续理论研究夯实了基础。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调研组师生切实了解到二连浩特口岸的司法现状,涉外民商事纠纷的解决现状及二连浩特市政府对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发挥的积极作用。调研组一行深刻感受到,针对涉外法治人才紧缺的法治现状,应积极探索培养中蒙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发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法学院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生源优势,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自治区五大任务贡献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