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双导师制”是外语系实施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进行综合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举措。全过程双导师制,是指外语系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同时从中小学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的优秀教师中为其聘请指导教师,专业导师与中小学指导教师(以下称“指导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培养和引导学生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这一做法贯穿教师职前教育的全过程,不仅仅是学生进入见习或实习阶段才由基地学校配备指导教师。
一、实施“全过程导师制”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市场对需求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等教育培养机构而言,如何造就出既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又具有灵活而扎实的专业应用技能就成为了检验毕业生良莠的现实尺度。根据我们最近几年的专业调研发现,当前的很多师范毕业生普遍存在着自我优势不明显、就业竞争力不强、职前和职后有差距等弊病,也就是说,工作后存在着相当长的一段适应期。这不仅影响了培养单位的教育声誉,而且还在一定意义上浪费了使用单位的教育资源。另外,由于长期以来师范教育中存在的体制瓶颈的制约,校内教学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技能的训练,校外教育见习和实习重形式而轻效果,教育实践活动时间配置不合理。实施“全过程双导师制”,就是要努力缩短师范毕业生的职后工作适应期,使学生在入职前就对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早熟悉、早了解、早准备、早进入状态,提高自身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二、“全过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及时深入小学进行实地参观、见习和实习等活动,并在基础教育一线指导教师和有关教育理论专家的启发和引导下,对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和未来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能力状况进行动态的定期考量,发现不足,及时整改,同时,以此检验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班队管理、心理咨询与辅导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和面对具体问题时的实际运用情况,以此反馈我们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手段中的缺漏,从而达到为小学输送优秀毕业生的目标。其核心就是边学边做,边做边改,边改边悟,边悟边长。以此来体现我们在人才培养中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密切结合,在具体活动中发现缺点及时改正,通过不断提高教育悟性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理念。
(一)加强对校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指导,为每位学生配备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导师。
从学生入学开始,就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专业导师依据每个学年学生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的不同,从大学生涯规划、技能训练、名著阅读、社会实践、课程学习、教育见习、专业发展与评价、文献检索与综述、就业教育、课题研究、教育实习、就业与考研、毕业论文等方面入手,对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价。
(二)加强对校外实践教学的指导,外语系和中小学共同配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即为学生配备双导师,校内导师就是专业导师,校外导师为实践基地导师)。
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是一个多赢的有益活动。本着为社会和教育事业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的宗旨,加强对职前教师的实践指导,既有利于高校履行教育职责,也有利于实践学校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工作的质量,还有利于师范生尽快的了解、熟悉和适应自己未来教师职业的角色要求,促进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少走弯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困惑,及时调整策略,从而达到信息通畅,各司其责的目的。因此,高校和实践基地学校要为师范生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并定期考核和评价。
(三)实行专家规划和引领,定期邀请基础教育一线的著名学科教师和校长(兼职教授、副教授)与师范生进行直接的交流,并对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
专家规划和引领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有效的传递信息和提供经验,使师范生可以提前预知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了解常见的解决思路,以此解决目前很多师范生中存在的专业思想不稳固、学术视野不开阔、教育感性不丰富、以及教育智慧不现实等弊端。因此应该经常邀请一些基地学校的教师或校长与学生面对面 “零距离”接触。
具体实施方案(小学教育专业“全过程导师制度”学生专业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表)
本制度自2014年9月1日起试行,由外语系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附:《小学教育专业“全过程导师制度”学生专业发展目标任务分解表》